为建设“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”,暑假期间,后勤处与军士与国防教育学院为460名带训教官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专业急救培训。近期,这些教官将急救技能融入新生军训,实现了5000余名新生急救教育全覆盖,让实用急救技能成为新生入学的“第一课”。
暑期特训,460名士官生练就“急救硬本领”。为推动急救知识在新生群体中高效普及,今年暑期,我校联合江宁区红十字会,专为军士学院460名士官生开展应急救护专项培训。不同于常规教学,此次培训更加聚焦“实战化”,江宁区红十字会师资团队围绕止血包扎、骨折固定、心肺复苏(CPR)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使用等核心内容,通过“理论讲解+实操演示+模拟考核”的模式开展教学。经过为期一周的密集培训与考核,460名军士生全部取得救护员证书,为后续带训新生打下坚实基础。
军训带训,“小教官”带出“急救大课堂”。9月新生军训期间,这批经过专业认证的士官生也以“急救教官”身份,承担起了全校5000余名新生的急救技能教学。他们利用队列训练之余,将新生分为10人小组,手把手示范绷带包扎、演示心肺复苏、模拟“突发晕倒”救援等,此次军训期间,士官生团队累计开展急救教学百余场,覆盖所有新生连队,实现“人人参与、人人会操作”的目标。
以点带面,打造急救教育“海事模式”。“让士官生既当‘学习者’又当‘传播者’,是学校深化急救教育的创新尝试。”士官生群体具备执行力强、组织能力突出的优势,由他们开展新生急救教学,既能提升教学效率,又能强化技能传承。
作为江宁区红十字会培训基地和“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”,我校始终将急救教育与航海特色、国防教育相结合。此次通过“士官生培训—新生带训”的闭环模式,快速扩大了急救教育覆盖面。下一步,我校还将依托水上专业实训资源,开发更多场景化急救课程,让安全技能成为师生的“必备素养”。
(撰稿:陆文晓 审核:张吉廷)



